“蔡”,即“大龟”。“李”,即“落叶乔木”。两个姓氏,后一个“李”比较好理解,因为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金文,本义是一种春天开白花、夏天结果的落叶乔木。《说文解字》说“树木的果实”,字形就是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子”为声旁。比较好联系和理解。但前一个“蔡”即“龟”,就要翻翻书或在网上搜一搜了。“蔡”,据说在远古时代就是“龟”的代名词,《左传中》记载:“大蔡,大龟也,一言龟出蔡地,因以为名。”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,古蔡地“生蓍草,画卦于蔡河之滨,遂名其地为蔡。”就是说这地方除了盛产大龟,也盛产蓍草。蓍草是传说中伏羲画八卦所用的神草,是和龟甲一起用来占卜的器物。于是,“祭”地这里有大龟河,河畔有茂盛的蓍草,因此就将“祭”冠上“草”,成为“蔡”字,用来称龟、地名和司祭人群。“蔡”字就是“祭”字,蔡氏就是祭氏,与龟就挂上了钓。想不到吧!我们的祖先还是挺有意思的。这儿讲一段小故事。湘军攻克太平天军占领的安庆以后,众将领想大办筵席,庆祝攻克安庆大捷。曾国藩不准,觉得太张扬了,为了安抚部将“劝进派”的情绪,行事要“稍安勿躁”。当时“劝进派”的主要人物有胡林翼、左宗棠、王闿运等人。曾国藩四平八稳的只是要求各位将领写一副庆祝对联,庆祝庆祝就是了。不少人夸夸其谈,大显其功其德,曾国藩看了都不太如意。只有“曾门四子”之一的张裕钊,写了一副对联呈上去。对联是:“天子预开麟阁待;相公新破蔡州还。”曾国藩见了非常满意,拍案叫好,忙手下人拿给大家看。众将领并不说好,有人说“麟”字对“蔡”字不工整。曾国藩大怒说:“你们这帮家伙只知道拉我上草案树(湖南地方话,称荆剌树为草案树),以取得功名,图富贵,而不读书求实用。麟对蔡,以灵对灵,还要如何工整?”这里的蔡者即为大龟,与麟同属四灵,对的是十分工整的。当然,曾国藩要众将领写一副对联是为了教育众将领们行事要“审慎”,这里不说。单说对联中的蔡字,是属四灵动物,显然有人不知道。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中收录的2万多个姓氏中,与动植物有关系的不少。除了上面说的“蔡”和“李”两个姓,有不少是用五谷杂粮、瓜果蔬菜、各种花卉为姓的,有的直接就是飞禽走兽。比如直接以动物为姓的就不下几十种,我们常见到的有猪马牛羊狗龙鱼等。其中,有的姓氏人数很少,比如猪姓,主要分布在福建、贵州、台湾等地,由于“猪”字不好看也不好听,不少人中途改成了同音字,但也有一些人保留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个姓氏至今。目前在贵州的六盘水地区还有“猪”姓的约有40多人。中华姓氏,历史悠久,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多年的伏羲时期,是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。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姓氏文化遗产,每一个姓氏都有一定的来历,闲暇之余,追溯一下,看看你的姓氏,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。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guijiaa.com/gjpz/126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