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龟甲 > 龟甲炮制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易经到底有多神且看杨振宁曾仕强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1/8 13:55:12
治白癜风哪里最好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etbdf/

杨振宁先生高度评价《易经》:《易经》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;《易经》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;《易经》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。

夏朝有了连山,商朝有了归藏,都失传了。现在的《易经》是西周的周易。《易经》的孕育前后至少经过一千多年。最早中国发展了占卜,因为要对占卜作系统性了解就发展了卦符。64卦都有卦符,乾是六个连线,坤是六个断线。有符以后还得有名与字。这些卦是“象”,是浓缩了的观念,以卦符卦名将天、地、人的变迁分类为“象”。

浓缩化、分类化、抽象化、精简化、符号化是《易经》的精神。这种精神贯穿到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每一个角落。

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。中华传统文化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,可是没有推演法。“易者象也”,“圣人立象以尽意”,“取象比类”,“观物取象”都是贯穿《易经》的精神,都是归纳法,是向上求整体“象”的方法。可是,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。

中华文化在汉语形成时代,受了《易经》卦名的影响,发展出“精简为美,浓缩为美”的深层观念。好的古文是极美的文学,不遵循通常文法的发展方式,力求用最少的词表达出最多的意思。这种审美观念是《易经》浓缩化精简化的延伸。

中华传统绘画追求的意境与西方传统绘画完全不同,是“观物取象”的象,不是照像的像;是精神的象,不是形似的像;是“天人合一”的象,不是歌颂自然的像。这种思维精神也是从《易经》来的。

《易经》对书法的影响,更是非常清楚。书法显然跟《易经》的浓缩化、符号化、抽象化精神有直接关系。书法家熊秉明曾说:“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,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。”书法把《易经》的精神具体化了,现实化了。

曾仕强先生高度评价《易经》:《易经》有很强的模糊性;《易经》有很大的灵活性;《易经》有很广的空白性。

《易经》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,你怎么想它都有道理。它的模糊性影响了中国人很深。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变,如果事先都说得非常清楚,又说不能变,那一定行不通的。《易经》的模糊性,让我们怎么解释都对,但是要言之成理。

《易经》的卦爻辞,这样解释也对,那样解释也对,非常灵活。这一点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,大家真要花点心思想一想。

西方人画画,一定要涂得满满的,否则就是未完成的作品。中国人一张纸上,这里画一只鸟,那里画一朵花,旁边点几点,就是下雨。然后盖个章,签个名,留下很多空白。我们觉得这样才有想象空间。所以一张国画的意境怎么样,十个人来看,就有十种意境。

《易经》讲,一切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会不断出现险阻艰难,看起来不好,实际上这样才是好的,因为这样人类才能学习,才能磨炼,才能增进自己。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,才会更成熟。

周武王讲出一句话:人为万物之灵。就是说,人本来是动物的一种,但是既然身而为人,就要觉悟,要拉开跟动物的距离。《易经》告诉我们,人是天地之间唯一能够帮助天地来改造世界的动物,这是我们的责任。

伏羲氏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画出了八卦,周文王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是相通的,于是用六十四卦推演出世间的万物万象。《易经》是古人透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,获得一些心得和体会,进而提出的假说。《易经》的真正用意,在于通过一些自然现象的规律,来了解人类社会的规律,并反省自己的处境,思考应对的方法。《易经》就是把自然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。

读《易经》读到最后是要明白道理的,否则周文王那番苦心,周武王那句“人为万物之灵”,几乎都不见了。

张其成先生高度评价《易经》:学习《易经》,至少三点收获:穿越时空,感悟远古文明的大智慧;,敬畏天道,感知宇宙变化的大规律;改变命运,掌握趋吉避凶的大法则。

当今社会人心浮躁,如果你能用片刻余暇看看这部远古经典,就会不知不觉进入另一个奇妙世界。当你的心慢慢静下来,你会遇见远古祖先的大爱、大智、大美,你会和古圣先贤进行生命的沟通、灵魂的对话,真切感受远古文明的神奇和温暖。

宇宙是浩瀚的,天道是威严的,古圣先贤用六十四卦神秘符号展现了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,孔子称为“天命”,老子称为“天道”。当你静心细品《易经》时,你会惊奇地感受到天道距离我们并不遥远。

《易经》的魅力不是算命,而是“改命”。孔子五十岁读懂《易经》而知天命。当我们读懂了《易经》,也可以尽早一点“知天命,改人命”。

《易经》距离我们这么近,就在不经意的一餐一饭、一呼一吸、一言一行当中,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。自古以来,我们中国人的所思所想、所作所为,其实都与这部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《易经》是一部“天书”,一部蕴藏天道大规律的书;《易经》是一部“人书”,一部教人做人做事、健康快乐生活的人生指南。它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吉、什么时候凶,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样趋吉避凶、趋利避害。

《易经》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,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。《易经》是中华文明的源头,孔子明解《易经》而开创儒家,老子暗解《易经》而开创道家。西汉末年,佛教传到中国,与以《易经》为代表的中华本土文化融合,形成了中国化的佛家。中华文化被称为“一源三流,三教合易”,“一源”就是《易经》,“三流”就是儒家、道家和中国化的佛家。

余秋雨先生高度评价《易经》:《周易》起于占卜。上古时代的祖先在艰难生存中相信,世事的凶吉祸福,是由上天安排的,因此要用一些特殊方法向上天探问。他们的惯用方法,是先提出一个问题,然后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孔,再用火烧,从烧出的裂纹中来判断答案。有时,也会在一把蓍草中抽捏转换,来寻找答案。这一些做法,就叫占卜。

初一看,这种方法很原始,甚至很盲目。但是,占卜的资料积累越多,渐渐看出了某种规律。很像现代的概率论和大数据,在没有逻辑的一大堆行为因果的组合中,出现了大逻辑,发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神奇秘密。

原因还没有找到,理由还没有呈现,事实却神秘地重复了。重复概率愈高,愈引起人们重视,相比之下,“原因”和“理由”反而不重要了。如果硬要找“原因”和“理由”,那也应该面对大数据慢慢捉摸,进入高等级的排列、组合、旋转、定位,构建起一整套特殊的学理模式。

如果把道比作海洋,人类的求知和探索就是用木勺在海洋里舀水。占卜就是舀水的木勺,《周易》便是如何舀水的操作指南。瑞士有位心理学家,名叫荣格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《周易》专家。荣格写道,《周易》展现的只是“统计方式”,而西方现代强调的是“因果规则”。

初一看,“因果规则”很有逻辑,而“统计方式”只是一种不讲因果逻辑的数字排列。但是,荣格认为,恰恰是在西方倡导的因果逻辑中,加入了太多的主观意图,真实被“异化”了。因此,不如那种平实的“统计方式”,更符合真实。

《周易》具有三大内涵:简易,容易,变易。

《易经》在大师们看来,当然很容易,可谓一目了然,但在我们小白看来,简直宛若天书,连一些基本概念都搞不懂,更别提深悟易理了。曾仕强先生这本《易经的奥秘》,就是一本“易经入门指南”,他用简单风趣的语言,循循善诱的文笔,把《易经》中所有的知识点掰烂揉碎,告诉了我们“易经的奥秘”,让《易经》再无“奥秘”可言。

喜欢的朋友赶紧买一套看看吧,精装正版,物美价廉,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。

易经的奥秘精选月销量¥79.9¥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guijiaa.com/gjpz/11897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龟甲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